毛选的第一句话,便是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怎么区分?人都有价值观,价值观的异同导致有敌有友,我们不会认同敌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一致的才是朋友。
不予区分,价值观混乱,分不清敌友、甚至以敌为友,那必然会犯大错。
如今和平年代,很少称呼“敌人”,常说“三观不正、三观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其衡量标准主要也是价值观。
通常讲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一切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注意:是对一切事物,不是部分事物)
哲学,是讲世界观的学科,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可认为哲学就是世界观。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对于人类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即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根本观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形成价值目标;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价值准则,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内涵,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观的形成,由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是谋求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解放和福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由此价值观指引,产生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把握,确立目标与方向,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引导下进行。
有人觉得,谈哲学这些虚头巴脑的干啥,干就完了,先去做、做一堆狗屎再说。这种认识,大概率也是收获一堆狗屎。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理论与实践要统一,实践很重要,但实践要有理论的指导。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甚至是大方向错误的实践。
一些领导者犯战略性、根本性错误,就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思想路线: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统一体。如邓公强调:
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
没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引,对周围事物就没有正确、坚定的认识,进而没有充分的信心与勇气,导致目标不坚定、风吹两边倒。
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想,看事情和认识问题时就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因此哲学是思想,也是方法论。
“唯物论”与“辩证法”,是教员接触马克思主义后始终坚持的认识方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想路线问题,其实逃避不了。如列宁说:
如果不先解决总的问题就去着手解决局部性问题,那么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这些总的问题。
而在每一具体场合不由自主地碰上这些问题,就必然会使自己的政策陷于动摇不定和不讲原则的糟糕境地。
列宁说的“总的问题”,就是思想路线问题。
另外,在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人的头脑,不知道正确的,可能就会灌输错误的。
如若否定自身优秀的传统价值,脑子里就容易装进他人的垃圾。
一些在西方国家也不入流的价值观,却被包装成高大上的先进理论,不停地对他国进行洗脑,搞文化战。
比如,各种打着“心理学”名义的一些伪科学,对中国传统家庭价值的污蔑与诽谤,动不动“原生家庭有罪”,把父母搞得皆是祸害,让人仇婚、仇育、仇童。
又如,鼓吹享乐主义,无数的放贷公司不停地诱导人们透支;一些互联网公司为了流量,纵容或故意用一些低质的、黄色的、甚至是瞎编的谣言来消耗用户时间。
改革开放几十年,身边资本主义的成分不少,资本主义也必然鼓吹享乐主义,这样才能无尽消费、透支消费,进而最大程度满足资本的利益。
享乐主义的奶头乐,会逐渐瓦解“先苦后乐”的长期价值。不懂得批判地吸收,过不了这些关,就得陷入危机。
鄙人行走半生,经历否定之否定,越来越觉得不能丢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
人生大方向,由世界观、价值观指引。因此,教育最重要的,是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而不是分数。
如教员说:
爱因斯坦也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孔夫子是中华文明两千年前的集大成者,他最大的成就,是一生奉行忠恕,忠恕之道,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忠于家庭,孝悌为本,进而忠于其他善良之人、忠于自己的国家;
恕,是宽恕、将心比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孩子从小学习忠恕之道,便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此前提,资质聪慧的,能有大成就;资质平庸的,也不会走向歪路。
忠恕之道,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到。价值观的教育,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补习班,只需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今学校和家庭都过于关注分数,而轻视孩子的情感、志趣等精神成长,这就是近期教育必须改革的原因。
身为父母要明白,只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朝气蓬勃、富有梦想的青少年,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进而肩负时代重任。
分清教育的主次,抓住教育的主要任务,把价值观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上不会这么焦虑,也不会教育成爱因斯坦说的“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更不会教出不忠不孝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孟子曰:
矢人(造箭的工匠)岂不仁于函人(造铠甲的工匠)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造箭的和造铠甲的,都是一份职业,然而价值观却有天壤之别。造箭的,初心是如何杀人;造铠甲的,初心是如何护人。
社会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商业环境,一旦被短期利益所诱惑,便难以脱身。
价值观有问题,还不一定违法,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不黑不白的灰色地带还挺宽。
不过,处于灰色地带的职业,也是一条歧路。
比如,有些职业,是建立在误导、欺骗、让人放纵的基础上,如引导冲动消费、成瘾消费的有害物品,高息网贷、高利贷等;有些职业,是建立在骚扰的基础上,如每天的骚扰信息、骚扰电话等。
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当成才能,把不健康的碳酸饮料当成文化符号销往全世界,甚至卖鸦片来祸害他国人民......,这种无义的利,是纯粹的资本主义,中华文明是绝不会做的。
中华文明倡导义与利需要平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价值观不对,越努力错误越大。
此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越早,成才的概率越高。
比如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中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小伙子1986年出生,来自云南边陲小镇。能有如此成就,一是在高二时受杨利伟的激励便坚定自己的梦想;二是忠于祖国,有正确的价值观。
牢骚满腹的“恨国党”,再有能耐,国家的任务也不可能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