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城走出的清代宰相

作者:发布时间: 2022-05-09 15:03:194075 次浏览

新 永城高庄赵老家有一通康熙年间的石碑《《赵公士骥家乘略记》》,是永城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这通古碑有关于清代大学士李天馥的记载。清《永城县志》记载,李天馥祖籍合肥人,随父迁居永城,加入永城籍,为永城人。李天馥1657年考中举人,1658年考中进士,均是以永城人的身份取得科举功名的。

永城高庄赵老家有一通康熙年间的石碑《《赵公士骥家乘略记》》,是永城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这通古碑有关于清代大学士李天馥的记载。清《永城县志》记载,李天馥祖籍合肥人,随父迁居永城,加入永城籍,为永城人。李天馥1657年考中举人,1658年考中进士,均是以永城人的身份取得科举功名的。

   从高庄《赵公士骥家乘略记》碑文记载以及光绪《永城县志》可知:赵士骥字冀北,号瞿庵,康熙壬戌(公元1682年)进士,授江南临淮知县,勤政爱民,以卓异荐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癸酉充北直同考官。擢江西吉安府知府。皇清诰授朝议大夫,吏部验封司郎中,加贰级应授中宪大夫,分巡道按察使司副使。其父赵秉谦,字六吉,康熙壬子(公元1672年)拔贡,曾任郾城县训导,以子士骥贵,赠吏部稽勋司郎中。祖父赵国光,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敦睦族邻、和惠乡里、训教子孙、养育人材著称于世。最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朝历任吏、户、兵、刑、工五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自幼在赵家学习,并供给衣食,诵读三年,后终成大器,成为康熙皇帝的得力助手。李天馥的大学士官职,在康熙年间为正一品,实际上相当于宰相官职。
 高庄赵老家古碑透露了李天馥幼年在赵家读书和生活的情况,看来赵家与李天馥家的关系密切非同一般,那么李天馥本来应该居住在永城的什么地方呢?李天馥是居住在永城城内、还是乡下村庄?村子叫什么名字?这些清光绪二十九年《永城县志》和赵家古碑均没有任何记载,李天馥家在永城的居住之地成为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