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民间故事---呼家墓和呼庄 {侯岭乡}

作者:发布时间: 2022-12-25 14:39:543865 次浏览

呼庄位于永城市东二十五里,东部和安徽省濉溪县的界守店为邻。古老的隋堤穿过此庄。若说永城是豫东门户,那么呼庄即为永城的东大门了。 据查该村现无一人姓呼。那为何叫呼庄呢?原来宋朝有一员武将名呼延赞,淳化年间任康州团练使,有胆有勇,善使铁鞭、枣槊,常言“愿死于敌”。诸子耳后刺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生”。呼延赞死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1000),葬于此村,故名呼家庄。清代以来曾因边界设兵防一度称“义勇镇”。原呼庄北地有一高大土冢,即为呼延赞墓。乾隆年间,呼延赞的后裔呼延麟为河北镇总兵升汀州镇总兵。从此,呼

永城民间故事---呼家墓和呼庄 {侯岭乡}

永城市图书馆 2022-12-25 08:00 发表于河南

呼庄位于永城市东二十五里,东部和安徽省濉溪县的界守店为邻。古老的隋堤穿过此庄。若说永城是豫东门户,那么呼庄即为永城的东大门了。

据查该村现无一人姓呼。那为何叫呼庄呢?原来宋朝有一员武将名呼延赞,淳化年间任康州团练使,有胆有勇,善使铁鞭、枣槊,常言“愿死于敌”。诸子耳后刺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生”。呼延赞死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1000),葬于此村,故名呼家庄。清代以来曾因边界设兵防一度称“义勇镇”。原呼庄北地有一高大土冢,即为呼延赞墓。乾隆年间,呼延赞的后裔呼延麟为河北镇总兵升汀州镇总兵。从此,呼家全部搬走,该村没有姓呼的了。庄名因早已约定俗成,故一直叫呼家庄,后来人们又进一步简化,把呼家庄称为呼庄了。

图片

从上述可知,呼庄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呼庄街上有唐代的三棵槐树。一九五九年毁了两棵,20世纪60年代又毁掉一棵。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曾路经此处,在槐树上挂过鞭。据说过去,呼庄由东到西建有华佗庙、奶奶庙、火神庙、马王庙、茶庵庙、土地庙、阎王庙、大王庙,南有大寺,后来都因被冯玉祥部扒庙盖学堂所拆除。

图片

呼庄自古以来为豫东要冲,并且为豫皖两省人民物资交流中心,隔日一集。每年旧历十月初八、十一月初八两个古会,也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