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史上多次大战的古战场,历史底蕴十分丰厚。永城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不仅出现了像华佗,赵先顺,侯镜如等名人{可参看本号2022年4月21日文章《河南永城历史10大历史名人》},也出现了诸多名门望族孔氏家族,桓氏家族等诸多名门望族。
桓氏家族
在永城市龙岗镇西今有桓宅遗址,桓荣,儿子桓郁,孙子桓焉都是当时皇帝的老师,真可谓帝师之家,风光荣耀!还有后世的桓温,桓玄等更是显赫无比。
桓荣:
字春卿。沛国谯郡龙亢县(今河南永城龙岗镇)人。东汉初年名儒、大臣。
桓荣少时赴长安求学,拜博士朱普为师,他刻苦自励,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学业。六十多岁时方为光武帝刘秀所赏识,被任命为议郎,入宫教授太子刘庄(汉明帝),后被授任为博士。建武二十八年(52年),桓荣升任太子少傅。建武三十年(54年),被授为太常。明帝刘庄即位后,尊桓荣以师礼,甚见亲重。永平二年(59年),三雍建成,明帝拜桓荣为五更,不久后受封关内侯。
桓荣在八十多岁时去世,明帝亲自为其送葬,赐冢茔于首阳山之南,真是哀荣至极!
桓郁:
字仲恩,桓荣次子。先后任汉章帝刘炽和汉和帝刘肇俩任天子的老师。
敦厚笃学,传承父业,善于《尚书》,教授门徒。汉明帝时,起家郎官,担任侍中、虎贲中郎将。。永平十五年(72年 ),教授皇太子刘炟,迁越骑校尉。建初二年(77年),迁屯骑校尉。汉和帝即位,历任长乐少府、侍中、奉车都尉,拜太常卿。
桓郁为俩任天子讲授经学,受到极大的恩泽和宠爱,受到的赏赐前后近千万,在当时十分显赫,他的门人杨震,朱宠都官至三公。
桓焉:
字叔元,桓荣的孙子,关内侯桓郁的儿子。
精通经学,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迁侍中、步兵校尉。用心教导太子刘保,出任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太常卿。汉顺帝即位,拜太傅、录尚书事,联合太尉朱宠执政,册封阳平侯。永建三年,担任鸿胪卿。
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是谯郡桓氏的代表人物。
出身谯郡桓氏, 姿貌伟岸,豪爽大度。迎娶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万宁县男。 咸康元年(335年),出任琅琊太守。 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 。永和元年(345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 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
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
桓玄:,
桓玄(369年~404年6月19日),字敬道,一名灵宝 ,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楚开国皇帝。
形貌瑰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于属文。 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进位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大亨元年(403年)冬,自立为帝建立桓楚,改元“永始”。
由此可见,谯郡龙亢{今永城市龙岗镇}的桓氏家族,确实是名门望族,显赫无比!
今永城籍诗人李金光有诗曰:
桓宅夜雨(李金光)
秦砖汉瓦记峥嵘,笑望龙兴润古城。
苑内松篁枝郁郁,门前阀阅柱亭亭。
云浮万点杨花泪,烛照三层绛帐经。
佳话盛传千载后,化成今夜雨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