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这30本新书值得期待

作者:发布时间: 2023-01-26 08:07:514181 次浏览

新年读新书。2023年刚刚来到,各出版方就陆续推出了自家的新年出版计划—— 在华语文学领域,作家格非时隔四年推出最新重磅长篇《浮生余情》,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说新增十八篇,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最新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也即将出版,在“厨房里的写作”的杨本芬带来了她的第四本新作。而李唐、李静睿、默音等一众青年作家,也纷纷推出他们的最新作品;

新年读新书。2023年刚刚来到,各出版方就陆续推出了自家的新年出版计划——

华语文学领域,作家格非时隔四年推出最新重磅长篇《浮生余情》,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说新增十八篇,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最新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也即将出版,在“厨房里的写作”的杨本芬带来了她的第四本新作。而李唐、李静睿、默音等一众青年作家,也纷纷推出他们的最新作品;

外国文学领域,网传已久的东野圭吾高分新作《白鸟与蝙蝠》、彼得·汉德克新长篇《偷水果的姑娘》、《纽约时报》邀请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29位作家为时代疫症创作的《十日谈:新冠时期故事集》均将出版;以及因其难以翻译而多次推迟出版的大卫·华莱士的《无尽的玩笑》也终于被我们等到了。

下文梳理了部分出版社/出版品牌的2023年新书预告——在这些新书预告中,我们读到出版方在新的一年里对阅读与出版的信心——我们从中选取30本华语与外国文学作品,其中有些具体出版时间未定、书封未定,但不影响我们先睹为快,在对新书与新春的双重期待中,翻阅至新的一页。

华语文学&非虚构

《美棠来信:我们一家人》

作者:饶平如

出品方/出版社:小阅读Random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6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饶平如)

继《平如美棠》后,《美棠来信》更加细致地呈现出家书中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记忆。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安徽、江西等地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唯一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

本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近两百封家书。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在这些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嘘寒问暖,这些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两地分散的艰难时期,同时也是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生活的真实侧写。

《浮生余情》(暂名)

作者:格非

出品方/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8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格非)

《浮生余情》是格非时隔四年推出的最新重磅长篇小说,叙写了19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的漫长时间里,四个彼此关联的人物的命运流转。

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从江浙、北京、甘肃和天津四个地方来到北京的春台路21号——位于后厂村的中关村软件园。他们均供职于同一家现代物联网企业,彼此在生活中多有交集。四个故事由亲情、爱情的本能情感走向对自我与他者关系建构的哲学思考,进而关注现代人当下的存在方式与情感命题。

《大地上的家乡》

作者:刘亮程

出品方/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6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刘亮程)

1998年,刘亮程站在乌鲁木齐的夕阳中,回望自己的家乡黄沙梁,写就《一个人的村庄》。此后,他在城市结婚、生子、写作、生活。2013年,刘亮程入住新疆木垒书院菜籽沟村落,重返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仿佛又回到早年的鸡鸣狗吠、虫鸣鸟语、风声落叶中,进入写作《一个人的村庄》时的状态。

菜籽沟村堆满故事,早晨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变老,散步于开满窗户的山坡,看从天坑外背土豆的人……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的故事,均收在了新书《大地上的家乡》里。

《俗世奇人新增本》

作者: 冯骥才

出品方/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1月

“俗世奇人”系列是当代文化大家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冯骥才随想随记,每人一篇,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2022年末,冯先生又创作了18篇“俗世奇人”系列新作,包括《欢喜》《小尊王五》《田大头》《谢二虎》等精彩作品,还专程为书中人物绘制了20余幅精美人物插画。18篇新作延续了之前一贯的写作手法、传奇风格和创作水准,艺术性层面更为灵动丰富,令人不忍释卷。

《四》(书名待定)

作者:杨本芬

出品方/出版社:乐府文化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杨本芬)

杨本芬奶奶的第四本书,收入四个中短篇,写四个不同的人。对妈妈的回忆,对哥哥的眷恋,以及,哪怕是一位农妇,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依然拥有的,身为女性的,骄傲。也许,这本书可以叫《我的思念,她的骄傲》。

《木星时刻》

作者:李静睿

出品方/出版社:小阅读Random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书封待定,上图为作者李静睿)

李静睿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收录具有科幻风格的《木星时刻》、充满粗粝现实感的《温榆河》等8部短篇小说。

李静睿在《木星时刻》里构建了一个依法由AI治理的未来社会,人们在其中享有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绝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以及完美的AI管家,唯独没有自由。于是,作为“最后一代上学还能逃课的人类”的主人公夫妻二人,决心踏上一场“肖申克”式的逃亡之旅……

《上京》

作者:李唐

出品方/出版社:中信·春潮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1月

《上京》还原了1918年的北京:旧时建筑旧时行当、各阶层人的衣食住行、新兴报业、社会状态……主人公在京城遇到的人、茶馆里听来的闲话,都反映着彼时各阶层对现实对未来的关注和讨论。

作家李唐是北京人,他从自己居住的劲松地区入手,挖掘这里的前世今生,写出了这部以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上京》。李唐说:“写作者都知道北京是一个历史时空叠加的城市。北京城可能并不只有一座,而是有许多座,它们相互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如今北京的样貌。”

《尾随者》

作者:默音

出品方/出版社:中信·春潮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书封待定,上图为作者默音)

《尾随者》是青年作家默音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包括8篇小说《镰仓雨日》《酒狂》《暗香》《尾随者》《附加值》《最后一只巧克力麦芬》《模仿者》《迷恋》。

八个中短篇,是八个小世界。各个世界中的人,有他或她的若干问题要面对。他们的处境或许特殊,作为人的根本则是相通的。人有时软弱,有时犯错,有时奋起却惨遭跌跤,有时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恍然照见自我。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黄丽群

出品方/出版社:理想国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书封待定,图为台版封面)

《我与狸奴不出门》是黄丽群的全新散文集。黄丽群文章已经卓然成家,散文文字瑰丽又犀利,小说则充满令人不忍释卷的离奇之美,这本睽违四年多的散文集,天外飞来一笔地选用了一个灵动的书名。尽管不轻易下笔为文,四年多来累积的文字篇篇精彩,十分可观。

《求剑》

作者:唐诺

出品方/出版社:理想国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封面待定,图为台版封面)

《求剑》是作家唐诺的全新散文作品。本书延续作家擅长的阅读与书写的主题,加入了年纪的观察维度,书写对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张爱玲、马尔克斯、海明威、朱天心等重要作品的阅读体验。

本书在文体上有所开拓,极限的阅读,抵达思维尽头的自由漫谈。唐诺以专业读书人的深度体验、博学者的广阔视野、诗性而绵密的思维路径,为读者打开一个宽广而深邃的文学世界,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意义之海。

《石头与桃花》

作者:西西

出品方/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封面待定,图为港版封面)

《石头与桃花》分两卷,卷一收入西西从2015年至2021年中风前的六个中短篇小说:模仿雷蒙·格诺写猫咪,改写现代版的《桃花源记》,卧游武氏祠观赏汉代画像石,展演西西从少女生活至今八十余岁的土瓜湾故事。此卷占全书篇幅三分之二以上,是本书的重头戏。

卷二收入2016年全新修订的八篇旧作,有的篇目几乎是重写。书名的“石头”取自集中的《石头述异》,“桃花”则是取自《桃花坞》。这是“石头也会开花”的意思——植物可以勇敢地从困难的石隙里茁长。

《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

作者:包慧怡

出品方/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6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包慧怡)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莎氏投入了非常多心血、雄心勃勃或许也倾注了最多个人情感的一项诗歌工程。迄今为止,国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介绍多为全文或节选的双语对照,注释也多从翻译赏析的角度。身兼学者、诗人、翻译家三重身份的包慧怡从思想史、语言发展史、文学与文化等各种角度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实属难得。这是中文语境中首部逐篇逐行精读莎士比亚整个“诗系列”的作品,是一本聚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专著,包慧怡也是第一位进行这种厚重尝试的上海本土作者。

该书的诗歌正文部分中英对照,在具体逐行分析文本时,为了尽可能还原莎士比亚原文中的双关、隐喻、用典等细节,会在引用英语原文的同时,给出作者自己的译文。比起在汉语中复刻原诗尾韵等形式上的考量,包慧怡更侧重尽量保留原诗的句式、用词、结构,尽量遵循“不省词、不归化、不合并”原则,以期在已有的中译之外,可以有一个比较“硬”的参照译本,邀请读者以多种方式接近原诗,体会诗歌语言在任何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偏离和得失,进而以更切肤而个人的方式介入莎士比亚的诗歌语言。

《中国美术与朝代时间

作者:巫鸿

出品方:理想国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3月

(书封待定,图为外版封面)

此书为资深美术史学者巫鸿的扛鼎之作。讲述朝代时间的观念、叙事与美术创造在古代、近代中国2400年的共生关系。

主要运用现存地上文物(书画、玉瓷、青铜器、壁画、雕塑、版画、老照片、明信片等),并结合地下墓葬遗迹,以丰富道地的美术史分析和作品图档,本书讨论:

东周到汉代间礼器、六经中展现的三代观念,12金人与秦始皇陵永恒王朝的关联,天命观念与祥瑞图像的创造;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间,在佛教瑞像、僧侣经论、敦煌石窟中造像和壁画、武则天封禅地点(从泰山到嵩山)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域内、域外不同朝代时间模式的交错互动;唐、宋、辽代美术史书写(三古)、美术创作(复古)与收藏(鉴古、藏古)中的陈规再造;宋元、明清、民国时期,遗民因应易代断裂的掣肘与超越。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胡安焉

出品方/出版社:浦睿/湖南文艺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3月

(书封待定,图为作者胡安焉)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身为写作者、打工人的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