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爱国诗词,满满家国情怀

作者:发布时间: 2023-11-19 08:43:203123 次浏览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岳飞抗金、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个个英雄的爱国故事千古流传。不论身处何地,都心念祖国。十首爱国诗词,让孩子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慷慨豪迈,吟咏了壮士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用,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的一片爱国之心在这首诗中展露无遗,或许有人觉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加视死如归,大气磅礴,但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流露出的坚定的爱国之情却更让人动容!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运用很多反映古代将士英勇征战、为国捐躯的典故,以抒发其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表达了愿为推翻帝制,振兴中华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