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涵义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 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坚持开放思维,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 焕发新的思想光华。
另一方面,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精准提炼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通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通过发展提升创造性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创新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展根基与精神命脉,应系统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和‘命脉’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以服务现实为要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目前我国最伟大的实践。
要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全面深入挖掘阐发其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价值。
坚持推陈出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和发展话语体系
第一,创新研究阐发视角。打破思维定势、结合时代语境,着力从新视角考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阐发 其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例如,对于《三国演义》,可以跳出惯常的文学研究模式,从商战谋略、外交策略、企业管理、为人处 世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阐发,全面发掘其可以在当代转化利用的内涵与价值
第二,创新拓展内涵。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和时 代发展要求,站在当代立场上不断用时代精神补充、丰富、更新、提升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三,创新发展话语体系。新的时代语境、新的社会实践、新的思想见解、新的受众群体必然要求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有新的话语体系。推动话语表达时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借助创意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鲜有趣、欢快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能有效释放优秀传统 文化魅力、增强其吸引力。
例如网络电视剧《齐丑无艳》在喜剧的叙事框架里以轻松欢快的方式演绎钟无艳 与齐宣王的故事,影片融合了历史、动作、爱情等娱乐性较强的内容元素,台词幽默、风格明快、剧情紧凑,受到大众热捧。
在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其精髓的基础上,借助创意将契合年轻人审美的时 尚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化演绎或重构,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的重要路径,也是吸引年轻人关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借鉴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通过创意设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日常生活与审美风尚结合起来,开发独具匠心、品质精良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在当代社会重获生机的 重要路径。
这种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广 泛融入日常生活,使优秀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通过文化创意打破行业边界,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关联产业、行业的要素跨界融合创新,不仅能够拓展优 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空间,而且能够丰富其内容,创新其表达方式。
如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 用现代流行音乐全新演绎古典诗词,诞生了许多古典风的流行新曲,传统诗词文化由此焕发新生。
今天,通过创意 就能消弭雅俗之间的鸿沟,将原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阳春白雪转化为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在广泛的社会层 面传播。
如淄博歌舞剧院打造的文创演艺节目《齐韶乐舞》就是借助创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雅俗转化的典范。

科技赋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