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入小学,1946 年开封高中毕业后,在原考城县初中任教师、1948 年 10 月考城县解放,于 1949 年 2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本县城关小学和张君墓完小及开封土粕岗小学任教师;1950 年 6 月参加开封夏粮征收队工作,完成任务后返回学校,由学校领导推荐到河南大学农学院学习深造。1952年9月结业后,分配到淮阳地区农技站工作。淮阳、商丘两个地区合并后,在商丘地区农技站任一级助理技术员。
1953 年3 月调入永城县工作,先后任永城县农业局一级技术员、县农技站副站长、农业局副局长,并在 1981 年晋升为农艺师。1984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4 年至 1987 年被选为政协永城县第二届委员会副席,他还是永城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永城县科协副主席、永城县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永城县志》编委会副主任、永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永城县农林学会理事长、商丘地区农学会理事、河南省棉花学会会员。
赵锡朋同志是永城市农业战线上的著名植保专家。对植物保护和以棉花为主的农作物栽培工作的科研课题.能独立设计并指导中、初级技术干部开展工作。在植保工作中,曾主持调查和绘制了《永城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分布图》,澄清了10几种植物检疫对象.有效地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棉花生产工作中他曾在马牧乡蹲点五年,亲自搞成样板,首创连续五年永城有史以来第一个百斤皮棉乡,成为河南省和商丘地区棉花先进典型之一,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本地的棉花生产技术措施方案。1966 年永城全县推广马牧的植棉经验,当年比 1965 年的棉花单产由 8斤皮棉,增长了7倍多。他还在 1969 年主办了永城县棉花学校五年,培养出多种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了《淤地植棉六项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永城县 7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棉花生产,基本改变了永城的棉花低产面貌。他编写的《永城县植物保护教材》、《永城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永城县棉花栽培教材》《试论加快发展永城棉花生产的一些问题》和《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些问题》等多篇论著,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由于他辛勤从事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和科技管理 30多年,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颁发的荣誉奖章和荣誉证书、河南省农学会颁发的奖状和商丘地区科协颁发的奖励证书。
在政协工作期间,他主持多次调研和视察,组建永城县政协科技咨询委员会,他任主任委员。他还创办了《永城科技报》,举办多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主持了对全县 40 万亩小麦低产田的开发利用论证工作,组织,筹备和召开了两次政协委员振兴永城献计献策大型座谈会议,为永城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