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可从3个层次解读

作者:发布时间: 2025-08-07 08:07:401318 次浏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大家心心念念的免费学前教育,正在款款而至。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尽管只免除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并不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但是仍让人满怀惊喜。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免除一年保育教育费,将省下数千元。

具体到这项善政,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民心账。众所周知,多年来坊间一直有“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的感叹。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公报,与2023年相比,2024年在园儿童数量减少了500多万。应该说,幼儿园入学难已有了明显好转。如何改变幼儿园入学贵?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如何看《意见》?可从三个层次解读。

其一,免费学前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如今,免费学前教育正逐步推行,令人欢欣。

其二,免费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行。无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还是免除保育教育费,“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都体现了“逐步”二字。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这是实施原则。

其三,有条件地区可加大力度。《意见》指出,各省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高出本区域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上限的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承担;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本意见要求的,可继续执行,超出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随着《意见》落地实施,经济发达地区完全可以采取更大力度实施免费学前教育。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让人想到前不久中办、国办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免费学前教育、发放育儿补贴等制度安排,彰显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从本质上说,这些制度安排传递的信息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还有一层深意,即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

去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对外发布。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到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再到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目的很明确,“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例。国办文件提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结合起来看,就很清晰发现国家正在有力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向是明确的,措施是有力的,制度安排是持续推进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等问题,更好凝心聚力,大家就能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