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内新闻]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怀念杨开慧的爱情诗吗?

    2022-11-09 08:01:10
     有些诗词,我们读了一遍,就感到一览无余,不想再读第二遍;而有些诗,却百读不厌,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诗词写得太直、太露,没有给读者留下回想的空间。而有些诗词则将异常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深含于艺术意境之中,让读者去回味、思索、体会、领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义主文外”(《文心雕龙·隐秀》)。这里说的“隐”,是指含蓄蕴藉。所谓“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是讲诗词中的言外之意。毛泽东的许多诗词看似平易通俗,如果细品,实则蕴
  • [馆内新闻] 国潮“出圈”,传统文化在复兴

    2022-11-08 07:52:09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年轻人追捧的风尚,国潮正在成为这代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600年的故宫成为国潮文创根据地,各文博单位纷纷“出圈”,文物雪糕打造出“舌尖上的博物馆”,考古盲盒让人人都能成为考古人,文具、服饰、日用品等国潮文创层出不穷。博物馆启动好玩的亲民模式,《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轮番上映,以崭新的形式宣传文物;《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洛神水赋》用创意古典舞切中时代的审美脉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汉服界声势浩大,古装摄影大行其道,景区景点内经常碰到
  • [馆内新闻] 殷墟考古如何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2022-11-08 07:51:14
    1928年,考古人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铲起黄土,揭开一个3000多年前璀璨的王朝——殷商王朝的神秘面纱。自此,殷墟考古发掘几未中断,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等惊世发现,确认殷墟即商王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商代历史由此成为信史,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近千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阐释如何通过殷墟考古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
  • [馆内新闻]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发布

    2022-11-08 07:48: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理念与实践,分享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
  • [馆内新闻] 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礼之用,和为贵

    2022-11-04 08:13:08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不断为世界形势向好发展提振信心。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系列,与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