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阅读推广
永城风情
联系我们
☏ 梁伟,13592309257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馆内新闻]
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2024-09-03 07:56:4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底色,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依据。
[馆内新闻]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2024-09-02 08:06:08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馆内新闻]
为什么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4-08-31 08:16:20
国家强大、民族兴盛、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需要高度繁荣的精神文明。习近平强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馆内新闻]
教材的拨乱反正
2024-08-30 08:32:08
拨乱反正的教材,配上从骨子里透出自信的新一代,八零后交班给一零后的时候,汉唐的气韵也许就回来了。据新华社消息,历时两年多修订,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近期完成了全部编审程序。新教材将在三年内覆盖所有年级。今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2025年,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使用;2026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全部完成替换。
[馆内新闻]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特征
2024-08-29 09:28:38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形成的精神指引,今天,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历史特征、发展规律,进而深入挖掘当代价值,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共1192项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下一页
共239页
馆内新闻
行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