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内新闻] 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中国大一统的象征

    2022-11-16 15:20:05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建筑体系,及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里的跨度,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万里长城在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馆内新闻] 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2-11-16 15:18:31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在其著名的《历史研究》中构建了一种文明形态史论,以文明为历史研究的单元,对世界多样文明进行同等研究,探究世界文明演化的法则与规律。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
  • [馆内新闻] 真实的鲁迅,让人不寒而栗

    2022-11-15 12:55:2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有的人》——
  • [馆内新闻] 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2022-11-14 09:41:47
    “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4月23日,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提出希望。
  • [馆内新闻] 乡土文学: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2022-11-13 10:33:23
    民俗文化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信仰习惯、神话传说,都是民俗涵盖的内容。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乡土民俗渐行渐远,如何活化乡土民俗,不仅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特别是乡土作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