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内新闻] 又是一年中秋时

    2022-09-11 07:27:47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始见于《周礼》,两汉初具雏形,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其盛行则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如今的节日受到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已渐失往日的传统气息,远不如古代的节日气氛浓厚,那么古时怎样过中秋呢?
  • [馆内新闻] 我们的节日·中秋 | “月圆中秋 欢度佳节”中秋习俗线上知识竞答

    2022-09-09 15:23:16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月、仲秋节、追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馆内新闻] 中秋探月:如果没有月亮会怎样?

    2022-09-09 15:17:57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馆内新闻] 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丨白露:露从今夜白

    2022-09-08 15:55:55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轨道,叫作“黄道”。整个黄道分为360°,每隔15°列为一个节气,正好是24个等份,形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也就是公历9月7-9日,是白露交节。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从气象学上来讲这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节令,预示着天气开始真正转凉。 元代文人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道:“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是说这个时候昼夜温差之大使得水汽凝结在地表或近地植物的叶子上形成白白的水珠;古人又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
  • [馆内新闻] 从文化战争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

    2022-09-07 09:36:55
    近日拜读昆仑策研究院著名学者李光满先生《我们能否打赢这场文化战争》一文,很受启发,乃至夜不能寐,写下自己的感想。   该文从当前舆论界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入手,主要谈了教育界、文艺界、历史界,归根到底是文化领域存在的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篇站位很高、见解深刻,而且充满爱国情和忧虑感的佳作。他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迷雾中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让人有醍醐灌浆、豁然开朗之感。   李光满先生说:“最近,一系列文化、教育、历史方面的事件引发了一个又一个舆论风暴,从莫言的“文学就是要揭露黑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