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主要依赖以下几点:
一、关于可靠的历史记录
中国从春秋开始,就有官方的逐年记史,这点秒杀全世界。我们周边的很多国家,都是要靠中国的历史记录来寻找时间坐标,反推自己的历史。
这点不细说了,二十四史摆出来,啥都不用解释。
二、关于连续传承这一点,我们更加独特
中国文明的内核是农耕文化,是与「地绑在一起的」,所以,只要这块地一直在中国人手里,历史传承和地理现实不分离,文明就不会断档。
中国文明扩展性是基于连续土地的,从关中-中原能到西域是因为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的绿洲,能到东北是因为汾河谷地和环渤海的平原,能到西南是因为汉中盆地,能到岭南是依靠分散于群山的小平原。另外,东亚,特别是中国东部的地理单元相对封闭,可以在这个区域内,在自己的生态里面多次「分久必合」,经过千年拉扯,文明不段迭代,从而形成主体文化的任性。靠着海洋、宗教来传播的各类文明,其传承更容易被地理打断。靠宗教的,一般宗教的神性会脱离具体的民族和地理,具有扩张性,从而形成多中心,例如佛教从印度开始,在中亚、东亚、南亚形成多中心,伊斯兰教同样如此。

图/网络
靠海洋征服的,会形成庞大的联邦式政权,但是地理太分散,最后因争夺主导权而分崩离析,美国脱离大英就是如此。
以欧美历史的正源罗马帝国为例,当罗马灭亡之后,世界历史上声称是罗马继承者的,最起码有四五个国家,而且都不在一个地方,整个欧美的历史记忆与地理是割裂的、断层的。
三、关于文化主导
很多人喜欢讲,蒙元与满清等非汉族政权,是中华文明的中断,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你可以说蒙古帝国不是中华文化,铁木真不是中国人,但是否认元朝是中国王朝就是别有用心了。
元朝修宋史、辽史、金史,明朝休元史,这,就是传承。
图/网络(朱元璋讨中原檄,阐述宋元明的法统关系)
拉长时间看,北魏、辽、金、元、清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没有改变原有中国的主流文化,反而是融入。
因为,中国人在统一了汉字之后,又发明了印刷术、造纸术,大大降低了知识的传播难度。以统一的汉字为载体,将中华文化烙在东亚大地上。至此,无论庙堂上是谁,要进行管理还是资源整合,中华文化在东亚都无法撼动。
最后,一个现象:
美国人学习欧美历史要学习埃及、苏美尔、希腊、罗马,因为那就是他们祖先的历史,然而这和北美大陆半毛钱关系没有。
中国小孩学习中国历史,周秦汉唐就在自己脚下。
中华文明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点理所当然,实则非常独特。
这就叫不曾中断,也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