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芒砀山下有这么一个人,整日游手好闲,东游西逛,好逸恶劳,好吃贪玩。东家有了喜事,他是礼不到嘴到;西家来了客人,他是主不请自陪。谁家做了好吃的好喝的,他都是“闻香到”。可别人要想吃他一口菜,喝他一口酒,那真是比登天还难。此人姓白名池,人们都叫他“白吃”,送外号“一毛不拔”。
白池整天混吃混喝,谁也拿他没法子,背地里都说他是个无赖。对这无赖,人家是赔不起,躲得起,都是敬而远之。日久天长,他混吃混喝的日子不好过了,于是就打起了孔圣人的主意。
芒砀山中有座夫子山,夫子山上有座夫子庙,夫子庙里供奉着孔夫子。庙里香火很旺,香案上经常摆些美酒和供果。这无赖就成天来到庙里,偷喝供酒,偷吃供果。人们对他有侮圣贤的举动十分反感,可又拿他没办法。于是,这“一毛不拔”又多了一个外号:“圣贤愁”。小孩子还编了一首歌唱道:“圣贤愁,圣贤愁,天不收,地不留;心肠黑,脸皮厚,众人指,冲天臭。”

上八仙中有一仙人叫吕洞宾,这天云游来到芒砀山前,听到孩子们唱的这首儿歌,心中很是纳闷,便唤来土地爷问个究竟。土地爷就把无赖白池混吃混吗的事说了一遍。昌洞宾闻听大怒,说道:“竞有如此狂
徒,不劳而食,还对圣人不恭,待本仙治他一治!”
这天上午,昌洞宾与土地神一起来到夫子庙前,在一块石板旁边相对坐下。吕洞宾用手一指,石板上出现一壶美酒,清澈甘甜,浓香四溢。在二位神仙将要对饮之际,只见白池姗姗而至。来到石板前,白池双手抱拳作揖,打躬施礼说:“二位仙长好不自在,真是好口福啊!有好酒怎么不告诉在下一声?我白某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也是咱今日有缘,让在下与二位仙长对饮如何?”说着便伸手去拿酒壶。吕洞宾上前抓住他的手说:“且慢!今日我与老丈对饮,本没有你的什么事,既然你提出三人共饮,你去山下买点小菜如何?”白池是“一毛不拔”的货,他怎么肯出这点血啊,于是厚着脸皮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有酒即可!有酒即可!”吕洞宾一看那无赖的样子,心里又添了几分烦恼,便说:“有酒无菜何以成席?既然你不肯出钱买菜,我这里倒有个主意,不知你和土地愿不愿意?”土地爷说:“好!”这白池早就想喝酒,说道:“但凡能办到的,有什么不愿意?快说!”吕洞宾咳嗽一声,说道:“山下有小儿唱了一首歌:圣贤愁,圣贤愁,天不收,地不留。'今天,我们三个就各以“圣贤愁'中的一个字为题作一首诗,再从自己身上取下一道菜来,而后才能喝酒。如果诗作不出,菜拿不来,就休想喝酒!”白池面对美酒,早已垂涎三尺,便迫不及待地说:“可以,可以,就请吕大仙先来吧!”
吕洞宾清了清嗓子说:“我就以第一个'圣'字为题。诗曰:“口耳王,口耳王,壶中有酒我先尝。眼前无菜难下酒,割下鼻子鲜又香。'”说着,抽出背上的宝剑,把鼻子割下来放在石板上。这“圣”字怎么称“口耳王”呢?原来“圣”是简化字,其繁体字是“耳”字右边加个“口”,下面是个“王”字。
吕洞宾说罢,土地爷接着说:“我以第二个“贤”字为题。诗曰:'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眼下无菜难下酒,割下耳朵配一配。”说罢,拿起吕洞宾的宝剑,割下了一只耳朵放在石板上。这“贤”字怎么称“臣又贝”呢?因为“贤”字的繁体字是由一个“臣”字,一个“又”字和一个“贝”字组成的,所以他第一句是“臣又贝”。白池一看二位神仙都动真的了,他说:“就剩一个'愁'字了。诗曰'禾火心,禾火心,壶中有酒我先斟。只为无菜难下酒,拔根汗毛表寸心。””说罢,拔下一根汗毛,放在石板上。
吕洞宾和土地立时大怒道:“好你个白吃,我二人一个割鼻子,一个割耳朵,都是血淋淋的,疼得揪心。你倒好,不痛不痒地拔下一根汗毛充数,那可不行!”白池一听,笑着对他们说:“二位仙长休怒,今天我与仙长对饮,看着二位的面子,才肯拔下一根汗毛。若是换了别人,这一根汗毛我也是断然不肯拔的呀!”说着,他抢先拿过酒壶,对着嘴,咕嘟,咕嘟,一饮而尽,然后,拿过鼻子和耳朵,又香又甜地吃起来。
吕洞宾一看,用手指着白池的鼻子说:“你呀,你呀,何止是'圣贤
整”,简直是神仙也愁啊!自池痛痛快快地又吃又喝,吃喝毕.起身要走,吕嗣宾一把抓住他说:“慢!像你这等无赖之徒,不劳而侠,欺百姓,侮圣贤,还不思悔改,难道不怕报应吗?”白池淡淡一笑说:“今日有酒今日酷,何论身后是与非?”这时昌洞宾用仙手对着白池的肚子一指说:“痛:”就看白池立马双手捂着肚子叫苦连天直喊:“疼死我了!疼死找了1
吕洞宾说:“若想肚子不疼,从今往后痛改前非,自食其力,并要到圣人面前忏悔,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到圣人面前进香谢罪。如若不然,啥时候要无赖,啥时候肚子疼!”白池下跪说:“谢谢大仙指点,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打那以后,白池改邪归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