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内新闻] 行内新闻

    2025-03-11 11:53:13
  • [馆内新闻] 巩固文化主体性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5-03-11 08:15:2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
  • [馆内新闻]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逻辑

    2025-03-10 08:42: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他强调,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大命题。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入学习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 [馆内新闻] 传承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2025-03-09 16:52:37
    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了解中华文明传承的脉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文明传承载体角度可为探索中华文明传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语言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基石,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汉字的演变不仅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民族记忆在维系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共同的民族记忆,使得文化传统得以代代相传。文化交流互鉴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使知识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