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斩蛇剑的文化内涵

作者:盛朝新发布时间: 2022-08-13 14:44:073320 次浏览

刘邦斩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著名的事件,自汉代以来,正史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均有记载,汉画像石也有刘邦斩蛇的内容,汉、晋、唐、宋、明清文学作品也有大量刘邦斩蛇的描述,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拟恨赋》中写道:“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

 刘邦斩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著名的事件,自汉代以来,正史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均有记载,汉画像石也有刘邦斩蛇的内容,汉、晋、唐、宋、明清文学作品也有大量刘邦斩蛇的描述,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拟恨赋》中写道:“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北宋著名诗人贺铸在《斩蛇泽歌》中写道:“君不闻泗滨亭长送徒如咸阳,徒夫怀归多道亡。泽中置酒饮相诀,吾亦从此奔芒砀。阴风萧萧导者惧,前有修蛇怒横路。酒酣拔剑肯留行,划断蜿蜒不回顾。河明月出人踵来,彼媪何冤号且哀。谓遭赤帝屠吾子,语竟莫知安在哉。”历代歌颂刘邦斩蛇的文学作品不可胜数。著名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也有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刘邦斩蛇还成为古代经典的戏剧作品,而民间也流传着古老的传说,所以刘邦斩蛇故事广为流传,广为人知,几乎家喻户晓。刘邦斩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史籍记载刘邦斩蛇之剑,并非普通的兵器。据汉、魏古籍《三辅黄图》记载:“太上皇微时佩一刀,长三尺,上有铭文难识。传云殷高宗伐鬼方时所作也。上皇游丰沛山中,寓居穷谷,有人冶铸,上皇息其旁,问曰:‘铸造何器?’工笑曰:‘为天子铸剑,慎无言。曰得公佩剑,杂治之,即成神器,可克定天下’……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剑成,杀三牲以衅祭之。工问:‘何时得此?’上皇曰:‘秦昭襄王时,予行陌上,一野人授予,云是殷时灵物。’工即持剑授上皇,上皇以赐高祖。高祖佩之,斩蛇剑是也。”这段文字记载了刘邦斩蛇剑的非凡来历,刘邦的父亲当老百姓时曾佩戴一把刀,长三尺,刀上刻有铭文,传说是商王武丁征伐鬼方作制作的。刘邦的父亲曾游“丰沛山中”,丰沛之地其它地方无山,都是平原,山只有芒砀山,所以刘邦的父亲是在芒砀山中游览、寓居,而且用刀铸剑,剑成之后还进行隆重的祭祀,并把这把用“殷时灵物”打造的剑赐给了刘邦。文中殷高宗是商王武丁,原来刀是殷商时商王武丁征伐鬼方时所铸造的兵器,还带有铭文,鬼方是商周时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民族,因屡屡进犯商朝被击败。由刀铸成的剑来源于殷商,原来带有赫赫战功,又因刘邦芒砀斩蛇再造神奇。刘邦曾多次说:“吾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取天下”,三是汉代的吉祥数字,与道家有关,老子《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尺之剑包含深刻的含义,斩蛇剑成为神奇之物。

 从斩蛇剑所赋有的历史文化内涵来看,它主要是成功的象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开创大汉基业的象征,引申为开创事业成功之先启。其次是吉祥的象征,传说中的斩蛇剑能够驱除邪疫,避难呈祥,能够祈祥纳福。它是汉代斩蛇神话的精神寄托和汉兴的象征,是芒砀山汉兴之源的标志性符号和文化品牌。


上一个:苗桥石钺考

下一个:苗桥石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