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这里地势低洼,常阴雨连绵、水溢全城、平地行舟。周围农田连年有种无收,居民因水淹、饥饿、寒冻而死者不计其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万千阴气直达天庭,玉皇大帝急派一名神仙下界察访。
那神仙装扮成一游方道士,鹤发童颜,乌帽青袍,手持一串流珠,腰挎酒壶,来到马甫城内一家酒馆门前。
店主人慌忙上前笑脸相迎。道士并不进店,只在门前一条长凳上坐下,摘下腰间酒壶:“请问店家,你的酒多少钱一壶?”
店主人见是远方来客,这么大年纪,手中酒壶又很小,便说:“您老人家游走四方,难得到俺马甫城一坐,一壶老酒,本店分文不收,只送您品尝,喝得好,帮俺传传名就行。”
道士听店主人如此说,便略带几分认真地问:“这壶酒真的不要钱?”
店主人毫不犹豫地说:“不要钱。”言毕,接过酒壶,递给店小二,让其为道士打酒。
店小二先用酒勺子向酒壶里打酒,几酒勺没有装满酒壶,索性抱起酒坛子往酒壶里倾倒,不料一坛酒倒完酒壶仍没满。店小二一脸愕然地看向店主人。店主人又亲自抱起一坛酒倒向酒壶,结果酒壶仍未满。店小二见状,忙压低声音说:“掌柜的,算了吧,这道士也喝不完这么多酒。”
店主人皱了皱眉头,果断地说:“不行,咱马甫人以信义为先,既然承诺了人家,一定不能言而无信。咱家酒用完了,我到别家店借去。”
道士见状,忙拦住店主人笑着说:“一句玩笑话,何必当真?”
店主人说:“俺既然承诺了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为您装满一壶酒。”
道士忙抓过酒壶,只轻轻一摇,说:“这酒壶已经装满了。”
店主人再看时,酒壶的确满了。缓过气来,知道道士来历不凡,急忙邀请道士进内宅饮酒。
饮至深夜,道士似醉非醉间从怀里掏出一块黄色的东西,递与店主人说:“马甫人如此和善,重情守信,真不该遭受如此水患之苦,这是一块山根,你在半夜子时,把它埋到城中地下三尺深的地方,再浇灌些至清之水即可。”言毕,身体向床上一倒,鼾声大作。
到了夜半子时,店主人按道士吩咐,将那块黄色的东西埋到马甫城中间地下三尺深处,又浇了一桶从井中刚提出的清水。回到店中,见道士睡得正酣,便拉了一条薄被盖在他身上,自己倒在一边睡去。
等到店主人被门外的喧闹声吵醒,睁眼已不见道士。出得门来,但见街邻们聚在一起,议论不知什么原因,城中土地已高高隆起,形成一座山丘。店主人这才注意到,脚下的街道真的抬高了,放眼望去,越到街中心地势越高。
恰在此时,又有人边跑边说:“快去看吧,城门上有人题诗。”
大家急忙涌向城门,果见城门楼一侧的墙上,有人题了一首醒目的新诗:“走遍中原数十程,方知马甫信义情;倾家也送一壶酒,更见马甫人永诚。”
自此以后,每年无论雨水多大,马甫城再没有被恶水淹没,马甫人逐渐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重义守信的马甫人念念不忘道士“更见马甫人永诚”的诗句,便将马甫改为“永诚”。后来,又将“诚”改为“城”,“永城”的名字便世代传承至今。
重义守信,是永城人的本色,并得以世代传承。如今,永城市能多年保持“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城市”的称号,与永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