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内新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个切入点

    2024-12-04 08:47:4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也是有所反映的。例如在《诗经》中,就有不少反映普通百姓对达官贵人奢华生活表达不满情绪的诗歌。在秦末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中,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说法。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时,不能总在关注反映统治者或者所谓当时所谓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对于存在于普通百姓内心深处的那些愤怒、不平和反抗精神,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
  • [馆内新闻] 为什么中华民族叫“华夏”?

    2024-12-03 08:38:40
    在神话传说时代,中华先民的血统便不相一致。生活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地区的是古羌人,相传炎帝即为他们的首领。生活在黄河下游和江淮流域的是古夷人,共有九部,称“九夷”,相传太嗥、少嗥是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北方的,有戎人和狄人,他们奉黄帝为自己的始祖。
  • [馆内新闻]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4-12-01 09:54:3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力量凝聚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 [馆内新闻] 习近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30 14:21:4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馆内新闻] 跟着文物“读”论语

    2024-11-29 08:10:26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无言却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论语》是儒家智慧的集大成者,寥寥数语蕴含无尽哲理。当文物与《论语》相遇,宛如时光的交汇、岁月的回响。让我们透过一件件古老而神秘的文物,去触摸《论语》中的道德准则、处世之道与人生智慧,开启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溯源与精神启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