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风俗] 永城发现明代珂孜寺遗址

    2023-03-16 08:16:39
    不久前永城历史学者在永城市裴桥镇大朱庄村寻访古迹时意外发现明代珂孜寺遗址,据该村老人介绍,在村北原有一高土岗,土岗上有一座寺庙,寺庙大门上有一块横额,上书“珂孜寺”。寺庙前立有几通石碑。寺庙有一座主殿,两侧有厢房。周围遍布苍松翠柏。据明代嘉靖甲辰本(1544年)《永城县志》记载,永城西南50里有珂孜寺。因此寺早已消失,具体位置已经不可确认。此次发现,第一次明确了珂孜寺的位置。据该村老人说,该寺在方圆几十里内都很有名气,后来在众所周知的运动中被拆除了,石碑被拉去修桥了。为什么叫珂孜寺?珂孜是什么意思?在该寺
  • [当地风俗] 永城大运河南堤的秘密

    2022-08-31 07:58:56
    永城段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代叫广济渠,宋代叫通济渠,又叫汴河。北宋末年,永城段隋唐大运河随着北宋的灭亡逐渐废弃。   永城大运河北堤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在永城西保存着豫东地区最完整的大运河北堤,但没有南堤。南堤在哪里呢?其实,南堤就在永商南路或永宿公路下。永城考古专家李俊山先生曾对大运河进行勘探,发现大运河南堤被公路占压。在古代修路的时候,古人将驿道修在南堤上,当时是运河水路和堤上陆路并行,唐宋古籍对此也有记载。北宋之后,大运河废弃,大运河南岸的驿道依旧继续使用,老百姓称为官路,直
  • [当地风俗] 芒砀山为什么会成为秦汉时的地理坐标?

    2022-08-31 07:57:31
    秦代时划分郡县边界,多以山脉和河流为参照物,芒砀山在秦代为砀郡命名之源,砀是古代芒砀山真正的名称,在鸿沟往东至东海的平原地带,芒砀山是第一座山,芒城之睢河是此处黄河以南第一条最大的河流,成为地理坐标的基础。
  • [当地风俗] 芒砀山秦王避暑洞之谜

    2022-08-13 14:46:09
    秦王避暑洞是永城明清时期一大风景名胜,也叫梁王石洞,列为明代永城八景之一,过去在永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原因是在山洞的南壁上刻有“秦王避暑洞”五个大字,这个山洞就是保安山东麓的梁孝王墓洞。分明是梁王洞,为什么叫秦王避暑洞?秦王又是谁呢?
  • [当地风俗] 苗桥石钺考

    2022-08-13 14:45:10
    苗桥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古睢水南岸,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同时还有龙山文化、商周、汉唐、宋金元时期的遗存,近来文物部门在此征集到一件石钺,该石钺为青石质,残为四块,整体呈梯形,平背,两端带刃,长约17厘米,一端带孔,为两面对钻,直径约2厘米,孔圆度较高,制作规整,端口平直,宽13厘米,另一端呈弧形,宽14厘米,厚约1厘米。该器物表面打磨光滑,加工较为精细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