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风俗] 甲骨文中的太丘

    2025-03-25 08:25:15
    永城的太丘在甲骨文中称为“犬”或“犬方”。著名学者郑杰祥在《商代地理概论》中,根据出土的文物资料,考证了卜辞“犬”的地望在豫东商丘的永城太丘。在四个古地名犬丘中,永城犬丘居于最东部,向西依次是山东曹县犬丘,陕西兴平犬丘,甘肃礼县犬丘。永城犬丘可能是历史上犬族西迁的起点之一。犬族为秦族的一支,犬族的西迁过程其实就是秦人迁徙的缩影。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均认为中国西部的秦人源于东夷部族,东夷犬丘当为秦人的发源地,其它的为徙居地。《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史载颛顼曾都于商丘,其侄帝喾高辛氏
  • [当地风俗] 甲骨文中的芒砀山

    2025-03-24 08:32:01
     芒砀山一带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元国(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73页)。元国是商朝的侯国,一直与商王朝保持友好关系,见于甲骨文一期即商王盘庚至武丁时期,三期即廪辛至康丁时期,五期即帝乙至帝辛时期的卜辞记载。
  • [当地风俗] 永城汉画像石中的杂技艺术初探

    2025-03-20 09:20:47
    永城汉画像石中杂技图皆属于东汉时期的作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我们勾勒出汉代丰富多彩的杂技艺术,传递出汉代“舞乐百戏”的真实状况,是用图画记录的汉代历史文化。
  • [当地风俗] 甲骨文中的酂城

    2025-03-17 15:21:29
    酂邑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一期中,武丁卜辞有“乍酂邑”(《甲骨文前编》5卷31章2页),陈梦家认为完整的句子很可能是“作酂邑于濊水”,卜辞中有类似的句式,因为“乍酂邑”卜辞后面残甚,无法辨认,所以无法知道更多内容。所谓“乍酂邑”即“作酂邑”,也就是修筑酂城的意思。
  • [当地风俗] 永城汴河斗门考

    2025-03-15 09:07:42
     汴河即隋唐大运河,永城称为隋堤,2010年永城侯岭乡十八里段隋堤修路,在大运河遗址的北坡发现青石块10余块,引起永城文物部门的关注,永城博物馆馆长、考古专家李俊山先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